赵羾,明朝初年的知名文臣,出生在河南开封。他的出生正值元末红巾军兴起之时,为躲避战乱,父母把还在襁褓中的他带进深山老林避祸。途中母亲十分惊恐,差点把他遗弃在山中;但一只老虎并没有伤害他股票六倍杠杆风险登录,反而盯着他看了许久,最后转身离去,赵羾就此保住了性命。
他自幼机智好学,对读书充满热情。到洪武二十年(约公元1387年),通过乡试进入国子监学习。后来,他被派往山东任乡下的低级官员。三年后,表现出色,升任兵部武库司员外郎,随后调到浙江任右参政。在任期间,他重点关注沿海倭寇泛滥的问题,提出了多项对策,奋力缉捕倭寇,使沿海百姓的生活有所好转。
进入永乐年间,朱棣看他临场应变能力强、独当一面,任命他为使者,出使安南。抵达安南后,他以威仪震慑当地,赢得民服,出使任务圆满完成。此后,朱棣非常欣赏他的才能,先后提拔他为刑部右侍郎,改任工部右侍郎,不久又升任礼部侍郎。
展开剩余54%永乐五年,赵羾被派去册封西宁侯宋晟。回朝后,他再度得到晋升,升为礼部尚书。永乐九年的秋天,朝鲜使臣准备回国。按当时的惯例,朝鲜使者需要明朝赐送一些礼物以便携带回国,这项事务通常由礼部处理。然而身为礼部尚书的赵羾并未向朱棣奏明,触怒了皇帝。朱棣当场斥责他说:“这番做法,岂不是让朕在朝鲜的人心受损?”他随即被下狱,后来又获释,并改任兵部尚书,专管塞外兵务。
赵羾在正统元年病逝,享年七十三岁。
关于他还有一个传闻,说他记忆力极为超群。任郎署时曾遇到一个被判死刑的犯人,执行死刑前却意外死在监狱里,尸体被匆忙丢弃。其实此人并未真的死去,他通过屏气假死骗过了狱卒,趁机逃脱。四十年后,这人再次犯法,被押到赵羾面前。赵羾一眼就认出他说:“你不是四十年前就死了吗?”他随即对此人重新调查,最终将其绳之以法,旁人都为他的超群记忆力所惊叹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